香港痔瘡全科 - 全方位提供痔瘡專業知識
痔瘡與大腸癌
我們的飲食習慣跟腸道健康有莫大關係。現今醫學尚未証實痔瘡會有癌症病變的可能,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憂慮。不過大腸癌、直腸癌的早期症狀與痔瘡相似,令患者感到混淆,以致延誤治療。因為痔瘡與大腸癌都有出血的症狀,有些病人以為長期出血是因痔瘡所致而忽略,到後期才發現患上大腸癌,因此如有相關病徵,請及早求醫。
痔瘡與大腸、直腸癌症狀
痔瘡

大腸、直腸癌

出血情況:
血量較多,通常是鮮血色
外觀:
外痔/ 內痔第三、四級患者肛門會有顆粒外露。內痔第一、二級沒有外觀症狀,需要以肛門指診、肛門鏡檢查確認
病徵:
肛門搔癢、輕微腫脤,肛門有沉重感
出血情況:
血量多,多為暗紅色。若腫瘤靠近肛門也可能會有鮮血
外觀:
沒有明顯外觀症狀,需要以肛門指診、大腸鏡檢查確認
病徵:
腹痛、腹脤、持續性腹瀉/便秘、大便形狀改變、貧血
大便分析
正常大便
腸道健康改變
血便

大便形態:
軟身平滑香腸狀、表面有裂痕香腸狀
處理方法:
恭喜你!你腸道非常健康!
緊記要多吃水果蔬菜,繼續保持腸道健康
大便形態:
水狀、糊狀
處理方法:
若發現腸道習慣有改變,持續排水便/糊便多達兩星期以上,有可能是患上大腸癌的徵兆,若發現此情況請立刻與醫生聯絡
大便形態:
排便時出血、大便呈暗紅色,甚至黑色
處理方法:
若發現大便有鮮血,因直腸/肛門部分出血,有機會是患上痔瘡或其他肛門疾病
若發現大便暗紅色/黑色,通常因腸道部分出血,有可能是患上大腸癌的徵兆。若發現此情況請立刻與醫生聯絡!
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
據統計,在2011年及2013年患大腸癌人數己超出肺癌成為全港最常見的癌症。現香港政府正實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,計劃會分三個階段進行,參加者必須附合以下資格:
-
於1946至1955年期間出生
-
已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
-
持有效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
第一階段:1946至1948年期間出生的人士
第二階段:1946至1951年期間出生的人士
第三階段:1946至1955年期間出生的人士
現正進行第一階段篩查,合資格者可上衛生署網站了解更多詳情。